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102篇
地质学   38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 毫秒
71.
本文对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现状和必要性进行了论述,分析计算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类型,对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编制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同时以旺苍县城为例进行了详细分析.本文对提高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2.
1996年云南丽江7.0级地震人员死亡的社会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丽江市古城区地震局查阅到1份丽江7.0级地震人员死亡的统计表,表中详细记录了死亡人员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死亡原因、死亡地点等情况.通过对上述资料的分析,可得出本次地震死亡人员的年龄、性别、文化、职业特征.同时与国内同类研究相比,丽江地震造成的人员死亡具有普遍的一般特征,也具有云南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73.
暴雨、大暴雨等自然因素和防洪、除涝工程等社会因数是影响暴雨洪涝灾害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1984-2019年遵义市1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量资料、遵义市第一次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暴雨洪涝灾害数据,采用常规统计、突变检验、线性倾向估计、相关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得出遵义市暴雨、大暴雨以及受灾面积的年际、年代际以及长期变化变化特征,同时揭示农作物受灾面积的变化成因。结果表明:近36年遵义市暴雨日数及其累计降水量呈波动式微弱增加趋势,大暴雨日数及其累计降水量呈显著减少趋势,暴雨、大暴雨均具有不同的阶段性变化特征。1984-1999年农作物受灾面积呈显著上升趋势,2000-2019年农作物受灾面积呈显著下降趋势。大暴雨日数及其累计降水量与受灾面积呈显著正相关,并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差异。暴雨洪涝灾害发生、发展既受暴雨、大暴雨等气象自然因子影响,也受气象灾害防御工程和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水平等社会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74.
浅谈城市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可重构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重构性是智能化信息系统的基本特性,已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本文首先提出了对城市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可重构性的理解,论述了开发可重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就如何设计、开发可重构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5.
While current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s) can represent observational spatial data well, they have limited capabilities in representing some non‐observational social elements and goal‐driven behaviours that can be important factors in a wide range of geographic issues. Such social components may include laws, regulations, polices, plans, culture, and customs, as well as their relations and interactions with the geographic environment at different scales. Getting beyond traditional data‐centred approaches, this research presents a knowledge‐oriented strategy in order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within a GIS context. We incorporate two major conceptual elements. First, extending from conventional agent notions and their geographic applications, geographic agents (GeoAgents) are considered as a basic representation component to specifically address social rules and goal‐driven behaviours that impact the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ystems. Second, in order to incorporate GeoAgents with current space–time representation, a new conceptual representation framework, called ‘fields, objects, time, GeoAgents, and relations’ (FOTAR), is introduced to address the cross‐scale processes of both social and natural interactions. A Java‐based prototype, GeoAgent‐based Knowledge System (GeoAgentKS), is described to implement this framework by integrating agent technologies with multiple data and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techniques, such as expert systems, concept maps, mathematical models, and geospatial databases.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prototype in a case study is also presented, investigating scale‐dependent human–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under different emergency situations for community water systems in Central Pennsylvania, USA. In this case study, a systematic set of methodologies of knowledge acquisition, representation, and confirmation for constructing GeoAgents' knowledge bases by using expert systems were explored to formalize high‐level knowledge and social behaviours in the FOTAR‐based representa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conceptual representation framework is achievable at both imple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 levels, and the prototype tool is demonstrated to be valuable in facilitating knowledge sharing, policymaking, municipal management, and decision‐making, especially for real‐world emergency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76.
毕建新  张杰 《城市地质》2012,7(1):18-19,14
依据烟台市王家庄地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地下水开采性抽水试验,计算了该区在开采条件下的地下水补给量为1.11×104m3/d。按每天应急供水量2×104m3计算,预测水源地运行3个月的地下水位下降40.5m,6个月下降81m。  相似文献   
77.
时间是急救服务的敏感因素,急救服务设施可达性的时空差异对于评估急救设施的选址及急救服务调度的效率,解决公众急救医疗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辅助政府部门的决策都至关重要。交通拥堵是常见的城市问题,尤其是在城市中心区域更为明显,由于交通拥堵带来的时间滞后对急救服务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通过浮动车GPS大数据,分析交通拥堵对广州市中心城区急救医疗设施时空可达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考虑道路实际通行状况的情况下,在交通高峰期,社区的急救医疗服务平均可达时间和最长可达时间分别比采用设计时速计算增加20%和25%。②可达性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急救医疗服务可达性以急救医院为中心,沿着路网向四周呈现衰减趋势。急救医院布局较多、路网密集区域的可达性高,反之则低。交通拥堵对路网密集、行车规则设计复杂以及存在通过性交通流的地区影响显著。③对不同阻抗系数下可达性变化的敏感性分析,发现随着阻抗系数的增大,可达性变化的趋势有所放缓,紧急医疗服务可达性的分异变小;这一变化趋势在交通平峰期表现更为明显。因此,在研究城市中心区域急救医疗服务时,考虑交通拥堵对可达性的影响,需要构建基于实时交通状况的可达性评估模型,合理选择模型参数,优化实时急救医疗服务调度,提升急救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78.
2021年8月26日甘肃省酒泉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38.88°N, 95.50°E)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5 km,震中烈度为Ⅶ度,震区总面积为1 352 km2,距震中30 km处存在烈度异常点。本次地震震害较轻,未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较轻。本文从地震应急响应、现场震害调查、建筑物破坏情况调研、烈度评定、灾害损失评估等方面对本次地震震害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对造成震害的致灾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得出震害经验和相应的防震减灾启示,以便本地区查找防震减灾不利因素,进而采取属地化措施,尽可能减轻未来地震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79.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是我国要建立的四大数据库中的重要内容,各省均相继开展或完成了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数据库建成后,如何高效和安全地使用数据库,广泛服务于社会,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数据库的建设现状,从实际需求出发,在实践中归纳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目前及未来应用的设想。  相似文献   
80.
防震减灾工作与太原钢铁(集团)公司的生产建设和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叙述了冶金企业防震减灾工作的特点及太钢防震减灾的工作体系和各项防震减灾管理制度,介绍了近年来太原钢铁(集团)公司开展的各项防震减灾工作的一些作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